中期翻新列車榮休

--

#東鐵綫過海段 即將通車,隨新車廂及新訊號系統投入服務一年多,「中期翻新列車」都將會榮休

中期翻新列車 Credits : Gordon Wong

「中期翻新列車」前身係第一代電氣化火車,由 1982 年起服務新界東乘客往返市區,設計時每列車係 3 卡一組,可以組成 3 卡、6 卡、9 卡、12 卡列車

初時屬「3094 批次」嘅車廂,由九廣鐵路局於 1978 年斥資購買,與今日港鐵市區綫「現代化列車」,一同於英國鐵道車輛製造商 Metro-Cammell 位於伯明瀚的廠房生產

港鐵車DUI2

「3094 批次」嘅車廂同當地嘅近郊火車一樣需要司機(Driver)及列車長(Train Guard)一同控制,部分屬於近郊型(Inner-suburban),亦有部分屬(Outer-suburban),遠郊型車上只有部分範圍屬頭等,並設有洗手間,不過就針對香港過境嘅人流而有行李卡間隔;而近郊型則只有普通等車廂

未幾,不少人口遷入新界東,各個新市鎮算係平均分佈於九廣鐵路沿綫,全程車亦只係三十幾分鐘,像當時英國一樣要分開 3 卡車、6 卡車服務範圍嘅模式,明顯唔適合香港

再者,如果安排 6 卡車只服務紅磡至沙田,3 卡列車則服務沙田至羅湖,列車往往要喺沙田站勾接或分拆,而過程要人手接駁列車嘅剎車風喉等,亦會無謂增加往大埔、北區乘客的車程時間

因此後來喺地下鐵路九龍灣車廠組裝嘅「K03、K05 批次」車廂,就已設計成每列 6 卡車的組合,方便組成 9 卡或 12 卡列車,或讓餘下嘅 3 卡車成為只來往沙田至馬場嘅穿梭列車

車廂都取消咗洗手間、行李架、部分座位,但每個長 23 米嘅車廂每邊只有三對車門,確實妨礙上落車人流,亦令乘客只聚集於車門通道,結果每次列車埋站都要打開車門長達分幾鐘時間,方可以讓遠離車門嘅乘客上落車,確實未能配合 80 年代尾、90 年代初新界嘅人口增長

所以喺 1996 年九鐵批出合約,將所有電動列車重組為 29 列 12 卡車,是次工程會改為五道車門、拆除列車中間第 3、4 、6、7、9、10 卡多餘嘅駕駛室亦補強車體結構,並翻新車內裝潢,在增加載客量同時加設多用途空間、電子顯示牌及凸字金屬牌,成為本港最早嘅無障礙交通之一

「中期翻新列車」分別喺 1998 年及 2002 年改用咗唔同嘅行車訊號,再轉為自動行車。之後,車門又陸續改為電動操作,避免有乘客衝入車廂而個人物品被夾到後,需要車長重開全車 56 對車門,而改為受影響嘅個別車門會自動重開,使列車開行時可以暢順啲,東鐵綫喺繁忙時間可開出嘅班次,就會有稍稍增加嘅空間

近年,車內又新增咗車廂電視、座位嘅編排稍有改動,配合唔同時代乘客嘅需要

但多年過去,列車嘅性能同最新嘅車廂有別,而車門分佈始終未臻完善,令乘客未能有效利用車廂空間,大家嘅候車嘅時間仍然好難縮短,影響將來東鐵綫嘅運力

另一方面,會展、金鐘站新建部分因需遷就鄰近建築物,而無辦法容納 12 卡車廂,所以「中期翻新列車」亦係時候完成其歷史使命,將重任交俾全新嘅「東鐵綫現代列車」 🫡

新列車每卡車廂比以前容納嘅乘客更加多,配合新訊號系統,將來可以用更頻密嘅班次,超越目前東鐵綫嘅運力,接載往返港、九、新界嘅人流

--

--

MTR Service Update

影子的鐵路公司溝通渠道,目的為示範公共事業之應有水準 A shadow digital medi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the railway operator to demonstrating an expected performance of public bodies